瘢痕疙瘩切除后为什么容易复发?
【瘢痕疙瘩(keloids,K)为什么切除后容易复发?】瘢痕疙瘩(以下简称K)不但造成严重的美容问题更加突出的问题是瘙痒疼痛困扰着很多患者,夜不能寐的感觉确实很闹心。
病理切片显示:瘢痕内胶原成束,无序排列。
毛囊炎、手术切口、外伤、痤疮等皮肤损害可以引起K的形成。临床上发现K原发灶生长缓慢,切除后可复发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增长势头,这与接触抗原致敏建立记忆,抗原再接触、体液和免疫细胞反应被激活等免疫过程相似。根据结核菌数和二硝基氯苯的皮肤试验结果,不少专家认为K是迟发型超敏反应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结果,是对侵入到皮肤中的抗原如皮脂、黑色素、血液产物如血卟啉等发生免疫反应而形成。 人体K的自然病程是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増大,但将不断增大K瘢痕块切下移植到裸鼠则病灶渐小,说明自发性K的加速生长需要不断的免疫刺激,这说明K的发生有其自身的免疫原因。基于此假设,国外已经制备了疫苗,并成功使11例K复发患者中10例脱敏。这也意味着以后我们不再需要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或者激光治疗,只需要打打疫苗就可以控制瘢痕疙瘩的生长了。遗憾的是国内目前还只能采用激光十药物导入的方法治疗K,一般经6~8次治疗后缓解K的痒痛和显著改善K的外观。
胸部K经3次联合治疗后,瘢痕显著平软,痛痒症状缓解。
颌颈部瘢痕疙瘩经四?联合治疗后外观显著改善,痒痛症状消退。
下颌角部瘢痕疙瘩经三次联合治疗后外观改善,痒痛症状缓解。